村上春樹曾經說過:「我對奧運一點興趣也沒有」。
這傢伙後來又說:YES。YES,YES,YES。奧運非常無聊。

而且是一路暢飲葡萄美酒加燒烤牛羊排,在雪梨奧運期間晃盪鬼混了二十三天之後說的。我有點懷疑這是為了廣告奧運日誌那本書的行銷潛辭。因為重點是後面的這段話:

「沒有那回事。完全不是。反而覺得真是來對了。.... 在大會中遇到好幾件事,深深打動了我的心。而那些事情,如果我不是忍耐著漫長的無聊,邊忍著呵欠邊看下去的話,應該根本就不會看到才對。」

我沒看奧運轉播,也沒看開幕式實況,我都只有看新聞的集錦畫面。難怪沒打呵欠,果然也少了許多『村上式』的感動。



村上春樹的無聊奧運。黃哲斌 2008-08-12 23:13

已經超過二十年,奧運不曾如此政治,如此充滿爭議,如此飽含「體育是國力延伸」的隱喻。

且慢,北京奧運的政治糾結,已有許多報導或文獻,並非本文重點。我有興趣的是,北京政府如何在奧運裡,被西方商業遊戲規則同化;一個前現代社會如何在矛盾中,證明他們具備高度文明治理能力。

自從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已變成一種「國家輪流作莊,以四到八年為營業單位的短期巨型企業」。從此,奧運往往與「城市行銷」、「運動行銷」綁在一起。

仿如大衛魔術的聖火儀式、企業化且特許化的CI系統、天價轉播標金…整個奧運場館,像是個超大型的收銀機;而十七天的賽事,就是一部○○七電影,被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拆開來賣。

以轉播權利金為例,1980年,全世界的電視權利金總和,不過8800萬美金,四年後洛杉磯奧運,飆升為兩億八千萬。今年則超過十七億美金,光是美國本土,NBC就花了八億九千萬購買轉播權利。放心,虧本生意沒人作,NBC預估,廣告回收約十億美金。

砸大錢的電視台,變成另一個隱形的主辦單位。NBC為了確保收視率,要求時差十二小時的北京奧運,將一些重要賽程挪到清晨,以便美國觀眾在黃金時段收視;國際奧委會與YouTube首度合作的網路隨選平台,排除台灣等售出電視轉播權的國家,保障轉播單位的商業利益不受影響。

就這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背後,其實是由贊助企業、國際政治、體壇角頭、轉播單位共同驅動著。無論你喜不喜歡今年的開幕儀式,它僅僅是張藝謀迎合西方想像的賭城表演,一場真人實境的豪華製作、國族光耀的符號投射,另一齣《十面埋伏》或《黃金甲》。

2000年,村上春樹應雜誌邀稿,到雪梨採訪奧運,而且結集出書,他以四個「Yes」來強調奧運「非常無聊」;但他認為,就在這種漫長雜沓的體力消耗中,地表最強的競賽者相互挑戰且自我挑戰,少數珍貴的時刻才會跳躍而出,並深深刺進觀看者的心中

奧運的真正價值,其實是素樸的無聊,無止境的練習與挫敗,以及挫敗後的再挑戰;而非巨大排場,虛幻聲光與民族想像。

【補記】

本文原刊於今天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的「我見我思」專欄。恭喜中華台北,目前舉重「雙銅」;明天起棒球登場,李小克希望奪金,我是沒那種卑微願望啦,只希望中華隊好好打幾場球,大家看得爽快就好。

特別推薦一本新書,阿潑與胡慕情《看不見的北京》,奧運背面的另一種觀點。我尤其喜歡她們的誠實:

必須告解的是,這本書只有一種觀點。這對我們兩位書寫者來說,內心數次掙扎。對受過新聞訓練的我們來說,「平衡報導」是一個基本準則,最起碼,不應全然採用西方的觀點。這讓我們在書寫中有些困惑。然而,我們必須解釋與面對的是,我們這一種觀點,其實是為了抵抗、平衡大部分主流媒體忽略缺乏的那個觀點:他們描述北京奧運如何偉大,如何成為歷史紀錄,我們便必須補充因為北京奧運偉大而產生的犧牲以及歷史從未記錄的「小人物」。

當然,沒人天真期望,舉辦奧運之後,中國從此民主均富、社會公平、資訊開放、沙塵暴不再來、北京不再塞車兩小時;不過,希望這至少是個起點,希望對岸人民不只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更能擁有幸福的個人生活,開放的公眾社會,以及自由的公民空間。這也是台灣追求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ry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